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书籍 >品读木心(六)

品读木心(六)

2021-09-05 19:13:20

往返帝都和昆明之间的飞机上,把最后一部分写完,比较长,懒得再分了。说是品读,主要是以摘录加理解的方式学习。涉及面极广,信息量极大,有种心力疲惫的感觉。老人家有阅历,有见识,有个性,谈艺术、谈哲学、谈历史,归根结底是谈人,只是初读,不全赞同,但很有收获。估计十年后才会再读了。下一阶段,读书方向将会转换。《三体》《刀锋》都已读完,都想写写,之后就打算专攻法律类的一段时间。



1


原文:以后总会去北欧,看到(易卜生、韦格朗、科莱特、魏尔哈文)这些名字,心里凉凉的:“我知道。”这才是旅游的乐趣。


品读:带着知识和文化去旅游,才是真游,或者说旅行。否则,旅游到底带给人什么?可能主要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能说没有所得,至少太有限。开眼界、长见识,是会的,但是再多就未必了。但是现代社会很多人把旅游看做一种消费和享受,不必以此为标准衡量。虽然,理想状态,如爱默生所说,心中无定,旅游是拯救不了平庸的。看同样的东西,不同的眼光看到的有质的区别。

2


原文:天才号码大了,要走出去。许多不肯离开老地方的作家,或到了国外写不出的作家,和易卜生比,我可名为“易不生”——不生蛋了。……易卜生是平允的,批判的,有想象,经过理性,达到自觉。这个态度,非常大气。……顾炎武说:“一为文人,便无足观。”


品读:看的是包容性大小,自限主义,便是刻意拒斥,但思想和艺术,正是需要开放性,可有选择,但是不可刻意自封闭。一个人能够容纳什么样的容量,是很关键的。实际上就是个格局问题,但并不虚,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那,能不能再行突破。


说到文人,我以为,应该有文化积淀,甚至要做文化大家,但是不要落入酸腐文人的窠臼,也不要只学会偏激、自以为是的清高、孤傲。独立人格和完整人格是需要多方面磨炼的。


3


原文:(易卜生)写挪威人的特点:有才,自己不知道怎么用(这是许多国的人都有的毛病)。


品读:恐怕不是哪国人的问题,而是世界多数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自我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艰难的。人人都有天才,但在哪方面却不同,但是标准化教育的结果是大多数人按照一般性的社会需要去发展,真正的才能被掩盖了。更悲剧的是似乎最理想的社会也没有能实现让绝大多数人去发掘自己的潜能,结果就是大多数人一生都未发现和激发自己的天才禀赋,并且在不得不从事的工作中耗费时光,可悲。


4


原文:“世界上最孤立的人是最强大的。”……他有自己的舞台世界和独到之处。他担当了一个人性的可能。而且是最大的可能,发挥到极致。


品读:孤立不是与世隔绝,而是自我完成;自我完成是在有计划、有意识地与外部世界关联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是一个过程,完成自我,才算真正的成人。由于能在处理自我与外在世界关系的过程中占据主动、掌握节奏,所以不依赖与外部世界,孤岛便能成为大陆。


5


原文:有才者,贪博,其实不如精。博而不精,很可笑的,这也可以用在爱情上。


品读:要警醒。我自认不算有才者,只是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而且发现各个领域的东西之间有内在的关联、似乎能做到触类旁通、渐渐深入,所以想多了解。但是亦很清楚,所谓博览精思,落脚点仍还是在精思上。博相对容易,精思则看是想取巧炫耀,还是踏实琢磨。关于读书学习,这几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不贪多,认认真真摘录,认认真真分析,认认真真把既有的知识和观念串联起来,真正做到手里有货,心中有底。


6


原文:同情心……其实就是人道主义,是仁慈、慈悲,分量很重。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同情心。人要靠爱,此外没有希望。人到教堂,或养猫狗,不过想从神,或从狗,得到一点爱的感觉。但真正的同情,应该来自人,给予人。


品读:很深刻。所以不管何种人士,看他是否爱自己父母子女,是否爱自己亲人,朋友。没有,就假。寻求心理慰藉,所有的宗教都如此。但人的慈悲心是容易受到排挤的,所以扶持和培育同情心,先从好好对家人说话、听家人说话做起,从亲密关系中做起。学诚法师写了两本书《好好听话》和《好好说话》,要看看,要反省。从此延展开去,才有力量。


7


原文:斯特林堡……是个悲观主义者。他总是要证明:那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得不到的东西,人是制造痛苦的工匠。


品读:还是那样,以稀为贵,得不到的最稀有。痛苦有两种,肉体与精神。精神痛苦皆是人造,没错。在温饱、健康之余,所有的痛苦都不是外在能够彻底解决的,都是心态和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常见人说人文社会科学重要、不能创造财富、不能解决技术问题,却不知道人的问题的核心正是需要人文和社会科学来解决——只是遗憾的是,似乎一直没怎么解决好。这不是说明人文社会科学不重要,而是恰好说明它是何等重要。所有科技问题的解决不过是时间问题,但是唯有人的问题,自古以来似乎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或者说,恐怕是一个每一代人都一直需要解决下去的问题。


8


原文:唯有天才才能接受影响(只有健全的胃口才能消化影响)。……第一心不诚,第二才不足。……艺术家是敏于接受影响的。再添一句:受了影响而卓然独立的,是天才。……“智者,是对一切都发生惊奇的人。”


品读:不只是在艺术领域,所有方面都是这样。接受能力也是极厉害的,如后面所说,在于心智是否足够成熟、架构是否足够宽敞,也在于有无消化吸收的能力:心胸、远见、态度、智力,都讲究。


所谓敏于受影响,其实是善于发现、鉴别和学习,根子上是学习能力问题。进得去,出得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还坚持自己,洒脱而去,自然了不起。好奇心,敏感度,探求欲,包容力,开放性,“自然和美只属于看得见的眼睛。”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小时候对一切都好奇、有无限想象力的状态,是怎么消失的?

9


原文:性格在,风格就在,性格越锋锐,风格就越光彩。……最高一层天才,是早熟而晚成——不早熟,不是天才,但天才一定要晚成才好。有的是晚而不成。


品读:性格的坚持是需要有资本的。资本有部分是天才,剩下的全在下功夫。所以有天才,还要天才与积淀结合,还得益发精进。不过通常可见的,是有天才者益发精进努力,没天才者益发抱怨、懒惰、想寻求捷径。我写“越优秀越知道不够优秀,越努力越知道还不够努力”,更见人说:“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地,根本轮不到来拼天赋”,太赞同了。所以,没有怀才不遇这种事情,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如果真有,没掉给你,你就别想,老老实实做好自己。


10


原文:商业社会……是人际关系的恶化……商业社会不是文化,也不是文明。……形成了,就很难回去。……新技术不产生任何真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革新,不是精神文明的发展。……文明,应该是指精神道德的高度;文化,应该是指心灵智慧的创造。……经济起飞,价值观颠倒了。……商业社会结构……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读马克思《资本论》,很有味道的。)……明于析物力,陋于知人心,这是马克思理论的要害。


品读:现代商业社会以刺激消费为原动力,消费驱动一切,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就是不断刺激、合理化人的物质欲求,把精神需要包裹在物质欲望的外层,美化人虚荣心和攀比心,导致人的异化,一切评价标准必然受制于财富创造能力。刹不住的车,多数人不会考虑过那么多:更好的车、更大的房、更多的钱、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同行方式,剩下的必然被挟裹着走,因为存在比较、存在对比,除非足够强大,否则必然随波逐流,一直担忧。所以威尔·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末章问:“真的有进步吗?”就是在服务于更幸福地生活方面,物质世界发展的驱动是否真正能够实现是存在疑问的。


关于马克思的意见,虽极端,但是有道理。未来理想世界的难题,还是在人心、人性。


11


原文:大思想家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断句,而不是他们的体系。……人和自然是个比例问题。我们捡一块石头,喝一口水,不会觉得神秘,高山大海不过如此,怎么神秘了呢?细节上,我倒觉得动物、植物是神秘的。……我以为宇宙的构成,是个记忆性的构成。……古典艺术顺服自然。二十世纪艺术,一句话:人工的艺术。……自然是曲线的,人工是直线的。


品读:这里有个大问题。比例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一滴水、一盆水不会带给人惊异,但是一片汪洋却必然能冲击人;一堆石头不会引人震撼,但是珠穆朗玛峰和昆仑山却必然震撼人心,为何?三尺之高稀松平常,三万英尺却如仙境、神奇无比。超乎寻常的比例背后,到底是什么?


动物和植物的问题,是结构精妙、比例精确美观的问题,还有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特性问题,是大谜。甚至胜于人类。那么多动植物,为什么偏偏长成那样?那么奇特的多样性,到底有什么必要?微观世界的神秘,丝毫不逊色于宏观宇宙的奥妙。我们的无垠宇宙,也许不过是某个孩童玩具上的灰尘;我们的指尖里,也许又藏着另外一个包含无限生命的宇宙。谁规定的生物必然是我们地球上这样的?


归复到自然,一切都荒废中,剩下的只是人的自我折磨。


12


原文:小说家不是上帝,上帝也不写小说。作家好像天然地有回答读者的任务,真可怕。……咱们人生上宽厚,艺术上势利;颠倒过来呢:人生上势利,艺术上宽厚,那完了!


品读:一切表达都存在这个问题:你是面对自己,还是面对对方?而公众性的表达,对于具体人生和事物的观点,都是回答自己,放自己于众人之中,故答众人。


人生与艺术,真对。人生上势利,大都是为弥补缺憾,是病态心理。在哪里讲究呢?在人生上的宽厚是为在艺术上能够特别讲究。换句话说,时间有限,生命有限,得集中精力在生活美感的讲究上。生活里的每一天,要让什么充斥进去?每个人都要想想。


13


原文:我是先读尼采,再读惠特曼,好像高山峻岭上下来,到海中洗个痛快澡,好舒服。……人体好就好在是肉。不必让肉体升华。所谓灵,是指思想,思想不必被肉体拖住。让思想归思想,肉体归肉体,这样生命才富丽。……我喜欢最好是一身肌肉,可是坐在那儿写,全是知识。……《瓦尔登湖》……我到那湖看过,真失望。书是写得不错。


品读:肉体与灵魂,躯体和思想,二者之间纠缠过多。要收要放,让理性放纵,让感性也放纵。这两者之间未必都能切换。禁欲主义也不必然带来品味的提高、人格的健全、精神的愉悦。中庸,协调,关联,但又有切割。


有,而不在意,总觉是富人的朴素。大侠、高人都是有了足够的东西,所以无须刻意,所以显得特别潇洒,漫不经心间就击败敌人。富足才有魅力。


兰亭,西湖,何处不是如此。找不到当年的感觉滴!所以文学给人无限想象,不要去见实物。但也有的东西,任何艺术手段都描绘不了,必须得亲身去观察、体验。



14


原文:十九世纪末,有世纪末之感。……这是人类的自作多情。“世纪末”,是无法划清的。文学是千丝万缕的人文关系,不是世纪的转换斩得断的。


品读:人为拟制的世界:时间、年份、生日、节日,二十世纪末……但是影响了人的心理和状态,就不再是完全空洞,这是矛盾。如生日,其实全无意义,但大多感觉是在催生成熟、衰老,有一种潜意识的影响。尤瓦尔·赫拉利写的有意思,不靠虚拟想象的东西,人类没法进行抽象思维、没法进行大规模集体活动,没法创造人类文明。


15


原文:世界上的可分两大类,一类宜深读,一类宜浅读。宜浅读的书如果深读,那就已给它陷住了,控制了。尼采的书宜深读,你浅读,骄傲,自大狂,深读,读出一个自己来。……《道德经》,宜深读。《离骚》,宜浅读。《道德经》若浅读,就会讲谋略,老奸巨猾,深读,会炼成思想上的内家功夫。


品读:很有意思的,有道理啊。这是到了一定境界了。不是书如何,关键还是读书的人如何。究竟一本书最精华的东西是什么?最核心实质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要搞清楚。我以为,其实是寻找那样东西的本质:花,是赏的;肉,是吃的;诗,是品的;道理,是践行的。让事物的本性得到发挥。


16


原文:我们到了痛定思痛、闹定思闹的时候。……欲望固然是野马,而高超的骑手,驰骋如意。……尼采……总是从最原始的角度来看世界,想世界。……理智认识理智的部分,直觉认识直觉的部分。


品读:刨根问底,然后从最原始的角度看世界,想世界,这是所有思想者的根本。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几千年来大思想家们已经从无数个角度做了探索,一般人爬到他们的高度尚且不能,何况独辟蹊径,走出条新路来?从物质结构认识世界、意志角度认识世界、语言角度认识世界,归根结底你的对象是世界。别人告诉你的一切,只不过是曾经探索的认识方式之一二。尼采讲重估一切价值,就是抛开以前的包袱、框架,重新发现人和世界关系。我有个想法,自己写一本字典,抛开一切规范性因素,重新定义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一定蛮有意思。


17


原文:没有哲学底子,做人没有一个根基,他们顶不住,我顶住了,就是这道理。……要原谅每个哲学家的结结巴巴。……自我,是由“我们通过深刻反省”而达到的。


品读:哲学被误解久了,而且永远会被误解。哲思是终极精神支撑,可解释一切,可理解一切,可透视现实,可看到未来,如此方有希望。哲学底子未必是学哲学,而是有哲思,自己的哲思。

说不完,只有自己去觉悟。这种东西,就像梦,你描绘得再好,没人能看见你的梦、完全感觉你的梦,你最多能通过自己的状态让别人有所感触而已。最极致美妙的东西,其实无法分享——除非被分享者也进入同样状态。所以人容易孤独,最极致的体验无人分享。


18


原文:生命在宇宙中是偶然的,是反宇宙的。其倾向是毁灭自己,不是进化,而是恶化。所以康德说:对于宇宙没有目的,感到恐怖。……凡伟大者,得到一个奇妙的角度,见人所未见。……意识,是人性的,潜意识,是魔性的。


品读:想起《三体》。我们以为的一切自然而然、理所当然,未必真实那样。生命的毁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凭什么我们认为自己的七八十年寿辰就能自然达到呢?人类在地球上几十万年发展至今,就真是神的眷顾?生命在宇宙中到底是个什么存在?是科学,是哲学,是神学,无论哪种方式,目的都是要足以抚慰人心。没有结论,我们的都会在某个时刻暴露出潜藏的惶恐不安;真正有了结论,也许我们更加惶恐不安。


19


原文:尼采……凡应由自己说的让人说了去,是傻子;凡应由别人说的自己来说,是疯子。……艺术不是模仿,是提炼和创造。……美是这么一种东西:它带有热忱、愁思,有点模糊不清,引起人的揣摩测想。


品读:都是傻子,但方向不同。可知不可说的,说出来是遭批判的,但是忍不住不说,彻底释放自己意志,容易被人当疯子。包括真相。真相往往不讨人喜欢。“心随精英,口随大众”,葛拉西安是个老滑头。


我还是认为艺术是模仿。提炼和创造不过是以理想为目标的模仿。如果把人际生态看做一种社会自然,那么一切艺术都没离开自然。美是不清晰的。美的核心是想象。


20


原文:未来主义……现代主义……当时他们的“现代”,就是工业革命……这出大坏戏的开场,也是现代文明走向不归路的开场。他们歌颂机械文明,进取性的运动,歌颂速度,描写大都市,朝拜都市文明,盲目歌颂战争,从都市和战争中发现美:机械美、速度美。后来呢?那是丑的,当时他们不知道……纯抽象、纯想象地把握一切。……人类的现代化,无非是人类自毁的速度加快。


品读:对未来的盲目想象,是否也存在对过去的盲目想象?我们如今对未来也是这样吗?更便捷带来的是什么?更轻松,还是更负累?庞杂的问题:我们似乎都在变得更好了,但是似乎又失去太多了。


21


原文:一个人要有一个方向。中途可以有种种走法,但方向不能乱变。


品读:那些青年时代就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方向的人,是有福气的、了不起的。、,,古今立志者多,真立志者少。没有方向,如乌云中乱窜,白费精力。但是寻找方向的过程,却又往往需要各种走法都尝试一下。


22


原文:未来主义……反对因循守旧,嘲笑古典主义和温文尔雅,他们又是反资本主义的……骂骂而已,他们还是在资本主义中生存。……未来主义者,其实都带有虚无主义。……没有灵感,不配称为先知。……未来主义不过是当代主义。


品读: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没有真正的解决方案,不过是愤青而已。绝大多数人,是走不出既定的社会状态的。他本身是那个状态的产物,要依存社会的整体规则行事;也许绝大多数人都将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的变革往往是艰难的,而最终决定性的东西,还是基本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以及变化了形式但实质没有变的比较中获得优越感和优越感和成就感的需要。差异中产生优越感带来的快乐,往往胜于事物本身带来的快乐,如跷跷板。


23


原文:卡夫卡……他读老子,反反复复读,说:我的智力不及老子。他读不懂,就这么说(其实是懂了的,读了老子夸夸其谈,反而是不懂),又何等诚实。


品读:悖论。说懂的,不懂;真懂的,不说。老子也不过三千言,不能再多了,够了。诚实其实是为学的第一品质,卡夫卡可能精神上于老子相通,但要说都懂了,也不相信。他的作品也许在描绘“莫名其妙”的状态这一点上,非常接近老子了。


24


原文:人类的上智者的痛苦,是明知真理有的,可是得不到。下愚者快乐,无痛苦,他们不需要真理,所以他们没有失望。人类中多的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忽觉有真理,忽觉无真理,忽而找找,忽而不找了。……所谓真理、自由、法律,应该都是存在的。……想尽办法,以为得到一点点可能,结果又有障碍,永远达不到。


品读: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这样,完全的确定(不思不想不焦虑)让人安定,也让人生倦,但可以得到小幸福;完全的不确定(追索探寻之中,可望不可及)让人惶恐,但清醒认识到的,是深深的痛苦,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5


原文:个人主义,我归结为:自立,自尊,自信。你不能自立,就无法自尊。不能自立自尊,何谈自信?


品读:此个人主义非彼个人主义。核心是对的,相互关系,而非绝对前后。在摆脱外界依赖、获得自由自主的过程中,自立、自尊和自尊不过是三个不同维度,互为支撑。反之也对:不自信何能自立,不自立何来自尊?根本上,都是要心理上摆脱依赖,行动上争取自尊,内心里予己自信。


26


原文:爱情再好,是终要厌倦的。“言而不尽”——赏艺术,品人生,分析世界,都要为对象留余地,为自己留下余地。……如果艺术家创作时是艰苦的,得到名利后才快乐,那我不做艺术家——我创作时已经快乐啦!名利如果有,那是“外快”。


品读:鱼和渔,钓胜于鱼。追求卓越,成功自来;追求成功,成功是什么?所以人生在世,树立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知道,归根结底要树立“在路上”的目标:不时有成就感,但永远不达终点。这就是追求一个过程、一种境界、一种状态。《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那个家伙值得赞。


27


原文:很多至理名言,如果心领神会,不多嘴,是蛮有味道的。然而人总归要求解释。一解释,就跌价,味道不对了。


品读:至高层次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同翻译。但是人又需要交流,所以默契就很重要,会心一笑即可。到后来,其实为或者不为全凭心意,不需要刻意的表达了。


28


原文:老子完全克服他的时代。……伟大的艺术必然是介入的,但标榜介入的人是急功近利,不标榜介入的人是深谋远虑。……老子是想拿宇宙的规律来当做人生的策略。……人活在世界上,要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尺度。你可以不按这个尺度生活,但你要知道这个尺度。……你可以在现实中找问题。……所谓尺度,就是整个的标准。


品读:木心对老子极度推崇,还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我认为是有新意而且有说服力的。这是三字三千文的魅力,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哲思的魅力。中国文化最早的成熟者,超越了学科意义上的分析判断。核心是三观,尤其是价值观。你的任何行动,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由判断决定,判断的背后就是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背后是尺度。人要找一个完全让自己信服的尺度,这就是生活信仰。


29


原文: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中国古代的智者是悲观而快乐的。……电影可以剪辑,小说可以停、跳……生活真是可悲。只有快乐时,生活和电影一样——瞬间就过去了。


品读:看清世界荒谬,而全情投入者,尤其大智?我看是这样。所以悲观主义者往往过得很好,绝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悲观者。悲观的对象不同,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宏大的宇宙和广阔的生死。最重要的是能够淡然,反而容易得到幸福感,而且行动上能够非常积极。


生命连分秒间消逝,断不了,有睡觉和昏迷,但仍必须连续。生活是无法切割的。所以生命不着急,但要稳健的前进。


30


原文:你要选择,就要摆脱他人。……人类是合群的、社会性的动物,“个人”是孤独的、不合群的、不可能沟通的高级动物。……人类的地狱是自己造成的。人的智能,高多了。一切惨无人道的事,是人造成的,不是另外一个东西给人类造成的“惨无人道”。这是人类滥用误用智力的结果。确实,他人即地狱。……但是我说:别人是天堂。友谊、爱情、都是天堂,都需要一个“别人”。……所谓幸福,离不开别人的。


品读:这一部分很辩证,意味深长。我深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个体与共性的结合,无可分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何在个体中联系着群体,如何在群体中保有个性,真是奥妙。不疏离群体(共性),不迷失个人(个性),某种意义上,最成功、最幸福者,就是在两者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协调的人。我所谓:闹得起来,静得下来,出得门去,归得家来。


31


原文:归真返璞,不是回到原来的地方。


品读:没有“原来”的说法,不会返老还童,必然变化。但可螺旋式上升,看山还是山,但已经不是那座山。我更愿意用“化繁为简”来形容,抓住脉络,直至本质。


32


原文:加缪的主题:人在异化的世界中的孤独;人自身也日益异化;罪恶、死亡,最终是不可避免的。……现代人不是从前的人的子孙。现代人,自己的事情也不肯管,是一种异化,又太自私,更是一种异化。……“不太好看的人,最耐看”。


品读: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中的人,与前工业革命时代社会中的人有本质区别吗?还是其实都是在内在冲突和外在限制的困境中挣扎?异化是商业时代的独有问题吗?我们是否也过多、过于美好地想象了前工业革命时代的人类生活?是否更客观的情况,是各个时代的人们其实都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上面攀爬?


33


原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到了江湖嘛,这才可以自主自由。……事物有它的规律,可是事物变化,又受命运支配。规律和命运,是什么关系?是规律高于命运,还是命运高于规律?……其实讲规律,就是乐观主义。讲命运,就是悲观主义。……事物的细节是规律性的,事物的整体是命运性的。


品读:在江湖,或在朝堂,面对的都是人,一旦发生关系,就不会完全自由。所以卢梭讲,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简直是最经典的话语。


命运和规律到底有何差别?规律,可期待;命运,宿命性且不可预见。我以为,如果皆有规律,命运不过是我们未曾看得到的规律。可见细节,以为是规律;见不了整体,所以以为是命运。正如所谓必然性与偶然性,哪有偶然呢?哪有突然呢?只不过是相对于我们的认识和预测而言偶然、突然罢了。


34


原文:思想,软绵绵的,可以和宇宙对抗。……脑子要用,越用越灵。还要多记,越记越精彩。……记,比读书还要紧。……“那个才气超过你十倍的人,你要知道,他的功力超过你一百倍。”……自己耕耘,自己收获,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品读:会思考的芦苇,脆弱,又强大,自认为强大也是一种强大。小时候觉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可笑,现在觉得真有用。近十年来的重要收获,一是看清了自己并不特殊,二是发自内心觉得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不要侥幸、不要偷懒,是正道。所以读书、思考、听讲,还是要写下来,反复读反复记,真正变成自己的,随手可用。而且要用别人更厉害得多的功夫,争取多一点点的优势。别人有天赋、有钱有背景,那是别人的事,更应该集中精力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有抱怨、不平,事情不会因为这个无聊的情绪而有任何改变,只有改变自己才是真正的改变。


35


原文:走在正道上,眼睛看着邪道,此之谓博大精深。有人走正道,一眼不敢看邪道。有人走正道,走着走着,走邪道上去了。


品读:有深意呀!未见邪,何见正?用邪道参照,校准,警醒,对自己本性的危险倾向不轻慢,倒可能走得稳。不敢看的,守不住,说不定啥时候就落下去了;不去看的,持不住,盲目,说不定走走就偏上去了。


36


原文:中国当代画家比不上中国古代画家,就是画外功夫太差……广义的文盲。画外功夫好,人就不同了。……有人问:画中功夫还没学好,怎么在画外下功夫——不是这么说法。道家曰:将欲之,必固张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教训:放弃生命的人,可以获得生命。……不肯放弃画中的功夫,怎么能得到功夫?……使徒保罗说:“看得见的东西是被看不见的东西主宰的。”


品读:辩证,汲取一切营养,哪有东西是孤立存在的?我专业是法学,但是看的书中法学类的不过占五分之一不到,因为我认为法学其实并不真正意义上成学科:法律是规则问题,规则背后是利益平衡问题,利益平衡是权力、权利、心理、技术问题,搞不懂社会、人,怎么能理解透规则?就像认识自己,需要理解外在,看待人,是看让如何理解和处理感情、金钱、权力、知识,根本不存在独立的人。相信其他领域也一样,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并不能说没有业内知识,但要向业外寻找资源。


37


原文:知识、学问,使人通达,使人平静。也有人得点知识,张牙舞爪,日夜不得安宁。……要有衡量,判断。思想理论的好处,是看到一个东西,就能抓住。别人衡量你,你衡量你自己。……文化的第一要义,是广义的整体性。……如何在这个整体性中取得一个我们自己的制高点。


品读:得了知识如何?关键看什么是主导。抓得住,是直接往本质去看,考较的是定力和眼力。但终究是依靠在内外全部的事物中,形成自己的制高点,也就是整体地看待世界,还能把着脉。所以甚为赞同木心说的,要从宇宙观入手。


38


原文:讲了四年课,沧海桑田。许多学生走了,走了不来了。……有人来讨去我三份作品拷贝,下地铁走了,好像从一颗树上摘了三片叶子。……走了,又回来的,特别显得珍贵。放羊,走失一只,找回来,比其他九十九只还珍贵。


品读:感慨。但是见现实,见世故。各种情况都有,都要看开,知道是怎么回事。人情冷暖不只是人情,是对人的尊重和理解:我们如何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面对着什么,所以才做出我们似乎难以理解的决定和选择呢?都正常。而且要放宽心态。我开微信公众号,不搞商业推广,眼看着关注者多起来,当然高兴;眼看着阅读者少下去,也会有些郁闷。如果有一天没人看了,还写不写下去?肯定要写下去,因为根本上是为自己写,是自己倒逼自己读书、整理知识、训练思维和表达能力。每一个关注者、阅读者都是额外奖赏,如果有所得,应该是为他们高兴,哪怕只摘了三片叶子。这是换一种形式的“人不知而不愠”。


走了又回来的为什么珍贵?要结合浪子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展开。浪子回头金不换,为什么?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好人还要九九八十一难,为什么?有没有公平?为什么还宝贵?不妨初步说说:浪子对于平常人,穷凶极恶者对于“好人”,差异在于面临极致的考验;在极致考验中能够回头,沾满鲜血还能放下屠刀、面对可能的风险、惩罚,非有远超“恶”的、彻底而强大的拉扯力不可,能将这样的恶拉扯回来的力,非大善不能。纠正小错易,纠正大错难;抵御小便宜以,抵御大诱惑难。完全可以相信,如果再次面临考验,回头的浪子、放下屠刀的恶人,比任何未经这种考验的人,更能应对。而没有此种经历的人们,看似可以悠然做个好人,其实还未经历深刻认知、彻底悔悟,面临他们变恶的状况时,甚至远远不如。


39


原文:我(于艺术)……像个乞丐的碗,什么都要。盛来的东西,吃完,再去讨。……我在大户人家讨到的都是最好的东西。……多受历史上先辈的影响,你会成熟。


品读:这是真正的经验之谈。无禁区地学习、接纳,如同饥渴之时“不耻下问”讨要,恳切至极。但大户人家(大师、大家)处,必然有更好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读书就要读经典,因为那就是大户人家,残羹冷炙都可能比小户人家的丰盛晚餐好。所谓先辈,是历史上历经淘汰仍旧保留下来、分量极重的那些大人物。列出三五十个,每个挑一两本来好好看,跟他们交流较量一下,多有意思。


40


原文:纪德说:,是当你离开党派时,没有不说你背叛的。”他的名言:“担当人性中最大的可能。”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是艺术。……宗教、哲学、科学,可能而不能。艺术,可能,能。


品读:人性最大的可能是什么?极致的美和安定。宗教,迷思会出来;哲学的迷思本来就在不断自省批判;科学只解决外在关系问题,不解决人自身的终极问题。艺术可以兼顾,让人忘我:所以宗教、哲学和科学都有艺术的美。


但个人体验,皆有极致,在极致处会生出悲哀:一切终将逝去的悲哀。问题还是在于终极安定。


41


原文:宇宙无所谓荒谬。人在里面,觉得荒谬。……科学家,以身殉道,是真正的绝望。文学家的绝望,是假绝望。……荒诞派作家,本身不荒诞的。……骗局永远成功的,永远老一套,因为上当的是新一代。


品读:有意思,骗局的核心的什么呢?伪造事实,隐瞒真相,伪造什么事实?隐瞒什么真相?伪造有意义的世界,掩盖世界本无意义、荒诞的真相?不,是掩盖世界的意义来自个人价值选择的真相。所以世界本无意义,就是靠自己确定意义。哪个人根据自己确定的意义和价值标准活下去,哪个人就真正是人生赢家。


42


原文:世界上的事物,常常是一个东西,但有正邪两种可能。……艺术家逃艺术,是世界性的。……家禽出在大学,虎豹出在山野。……文学家应该生龙活虎。……打工,其实是为了接触人,看人。……知人,知己,缺一不可。……我对世界的处理,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品读:直往本源处拿去。不太喜欢局限于专门研究某个或某些人物的“学者”,还是二手货。直接把干货拿来,用奥卡姆剃刀清清爽爽清理了,然后借助着走自己的路。


43


原文:精神发财,可以构成快乐,是真正属于你的。物质财富,不快乐,还添烦恼,而且说不定哪天是不属于你的。


品读:物质财富也能带来快乐,而且是基本的需要和快乐。但对物质财富的掌控能力,见真本事。否则财富就徒增烦恼。挣钱是本事,用好钱是更厉害的本事。用好的怎么判断?在增值:货币的再增值,或者增加自己的快乐享受,或者变成自己提升的资源。贪污受贿坐拥千万亿万没发挥作用的,其实可悲。


44


原文:人性里是不是有个共通的东西吗?我一直觉得有。……马尔克斯……小时候听了外公外婆许多民间传说(小时候,一点雨露阳光很重要啊)……对中国文化有多少根底,这是广义的家教。……一扇门要开,手里要有一万把钥匙,一把一把试过来,来不及的,良师告诉你,一用,就开了。


品读:是在讲广义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很重要,确实。但是家教,是润物无声的熏陶;小时候的阳光雨露,太重要,是在尚不能自主时候决定人生的东西。良师何处寻?最伟大的著作里去找吧。


45


原文:对全世界来说,(上世纪)还是以欧洲为中心,你偏不走西欧的路,自己去找一个——不可能,不行。……反之,完全投向欧洲,不要自己,总归强不过西洋人。……忘本,就是失去了资本,这是常情、常道、常规。……要写本民族、本国,写得绰绰有余,然后向上越轨,写世界。可是向下越轨,就卖本民族民俗,满足外人的偷窥欲。


品读:当初主张全盘西化的前辈们,我宁可相信他们是抱着“矫枉必过正”心态。较小的体量,确实可能彻底更新,但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同时又是历史财富、有庞大的体量同时也意味着非同一般的复杂性,照搬照抄怎么行得通?所以,一百多年来左右折腾,最后既开放,又自信,


46


原文:人生不可没有文学,文学不可没有朋友,朋友不可没有老朋友。……现实生活中人来人往,找不到好朋友,书本中有。……用真感情对待他们,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总要用完了再走。


品读: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人生的标准?不好说。只能说,如果有可能,那么通过文学,可以大大拓展人生的丰富内容,提高生活美感。如果是老朋友,常常还是品质不错的。好书是良师益友,要得到了才深以为然。


47


原文:(苏联作家)阿赫玛托娃……一个温柔细腻的女人,战胜了粗暴残酷的势力。……说到底,还是贵族出身有骨气,顶得住。小市民一得势,如狼如虎,一倒霉,猫狗不如。……中国现在不少文人,说到底,是儒家。儒家,三个月不做官,急死了。给官家请去喝喝酒也过瘾。


品读:原因?有过怎样的妥协。背后?环境塑造人格,少数人能够较早地在与环境的博弈中占据主动。也因此,不绝对。根本上,是有没有自己的历经打磨的坐标体系。


48


原文:向来我在难和易的事情里,择难,从难处着手。……年龄是非常要紧的。……我六十多岁时,看懂了(伍尔夫)。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幸亏我们活在二十世纪,前面有两千多年,甚至五六千年的历史。


品读:这是自信和勇气。我也深感易的事情就没真好的事情,难点,就是价值点,几乎没例外。处处挑着好走的走,跟处处占便宜没什么区别,就是小聪明。过得难点,往往比较有意义。

不怕生命渐逝,年龄渐长,就怕沉淀配不上年龄。三十多了,人生过半了,时时提醒自己,该朝着真正的好东西去,不要迷了眼睛。


49


原文: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无奈找不到……那么,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品读:谈何容易。最理想的人生吧。发现和得到还不同。一个人需要时时总结,最终在一两年、一二十年总结出自己给自己的东西来。别人要不要,无所谓。


50


原文:老子是惟一的智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金钱和健康一样,一个健美男子,天天躺在床上,有什么用?有钱,要会用。……不失其所者久,这个“所”,是本性。死而不亡者寿,完全是指艺术家(哲学家)。


品读:人活一世,其实最理想状态就是人尽其用。人到底要干什么?要牺牲时间和生命(终究要死),以此为代价换取什么?


51


原文:电视尽量少看。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读书,开始是有所选择。后来,是开卷有益。开始,往往好高骛远。……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六十岁以后……触动你去思考,磨砺你的辨别力,成立你自己的体系(非体系)。……你们还不是读书人……要能读后评得中肯,评得自成一家,评得听者眉飞色舞,这才是读者。


品读:有道理啊。真读书是不容易的。以前以为自己会读书了,肤浅,如今才刚开始懂得一点读书。从《历史的教训》开始,读了就拿出干货来,起码可长可短说得清楚,才算勉强及格。


52


原文:每个人都有缺点,克服缺点的最好办法,是发扬优点。发扬优点,缺点全部瓦解。


品读:既然不可能完美,就让优点更为突出,或许能弥补缺点。我的理解是,当优点是主导的时候,缺点的影响力就减弱了。瓦解,不是消失,没有可能。是相对而言微不足道。但这不是借以不纠正、改变陋习的借口。


53


原文:认真做事,总不该反对。……有品质的人,不会笑骂。……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呢,是写给别人的日记。……文学背后,有两个基因:爱和恨。“我像寻索仇人一样地寻找我的友人。”


品读:厚道,不嘲笑,不阴阳怪气,也是好人品。任何写作都是写自己的人生,留下痕迹,好。人生背后也是爱与恨,但最好恨的对象不是人,而是不喜的状态,那么爱也就热烈。就是对自己的希望充满热情。


54


原文:纪德说:“人应该时时怀有一种死的恳切。”人在平时是不想到死的,好像可以千年万年活下去……老是想占有身外之物,买……就是“我的”,自己用完还要传给儿孙。……所以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凭这个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可是宗教、文化、艺术,又是要死的。……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人活着,时时要有死的恳切……那么,我活着,就知道该如何了。


品读:人生唯一的问题是死。如果没有死,所有的问题都将虚无,迟早的事就不是事,死亡就是一条警戒线,随时提醒你该好好想清楚,这段人生该如何过。所以死亡是最讨厌却也最友好的朋友。


55


原文: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是听不到快乐的,眼睛可以。你到乡村,风在吹,水在流,那是快乐。……你是艺术家,你就是人间的凤凰,一到哪里,人家的百鸟就会朝凤——你这凤凰在百鸟中是一声不响的。


品读:获得的能力中,最重要是发现和欣赏的能力。幸福感来源于发现美好,欣赏美好。人跟人的差别,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在于有没有汇聚美好的能力


56


原文:对付(中伤诽谤之徒)这种事,最好的态度,就是冷贤。所谓“冷”,就是你决绝了的朋友,别再玩了。……不要再往来,再往来,完了,自己下去了。……贤,及时绝交后不要去同人作对,放各自的活路。他们要堕落,很好,悬崖深渊,前程万里。他们如果有良知,他们会失眠。……我们是凡人,……但有一点,被你抛弃的人,后来都堕落了。和你一起的人,多多少少有成绩,这就是生活中的快乐。……决绝的不再往来,不要同不三不四的人厮混。……要克制虚荣心,虚荣有什么不好,就是没有光荣的份。……如果你真能被艺术占有,你哪有时间心思去和别人鬼混。


品读:这是饱经沧桑的人讲的话,谆谆教诲。决绝,就到底,返回去就生事。把空间留给好东西,乱七八糟的就少有空间了。从这个角度理解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关系,似乎更妥。


57


原文: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了智慧。……生活听起来没有奇怪,人人都在吃喝玩乐。没有享受到生活,算不上生活。把生理物理的变化,提升为艺术的高度,这就是生活,艺术的一元论。……生活嘛,庸俗一点,艺术,很高超。


品读:说得够透了。真正源自内心的愉悦,是要大智慧的。大智慧不一定需要大学问。


58


原文:福楼拜说:“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让你的艺术教育你……不值得牺牲的,那叫浪费。


品读:寻找自己的志业,身心投入其中,心无旁骛而不悔。标准谁来定?自己才有资格。


59


原文:古代人,不知道自己的在做什么,人来到了现代,全是明知故犯。……正常人多是精灵古怪,监守自盗。……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生活里没有这样便宜。


品读:拥有的越多越迷失,迷失的结果是真正拥有的其实反而少了。那些甘心拥有那么几样东西的人,反而可能比别人都富足。但是人虚荣和势利,永远如此。再过几百年、几千年,人还是这样的人。


60


原文:为什么艺术家一定要有所牺牲呢?……艺术本来也只是一个梦,不过比权势的梦、财富的梦、情欲的梦,更美一些,更持久一些。……我们有共享的心理诉求。……权势、财富,只有炫耀,不能共享,一共享,就对立了,一半财富权力给了你了。情欲呢,是两个人的事,不能有第三者。比下来,艺术是可以共享的。


品读:说是牺牲,也可是说为挚爱投入。不管哪种梦,能做到沉浸其中不愿醒来,就是美梦。但归根结底,分享的快乐是最踏实的快乐,否则坐拥金山银山或者权倾帝国,没人欣赏没有共享,才是孤家寡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