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互联网或者区块链技术中,经常听到有人将 token 翻译成代币、令牌或者通证...
那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token 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来把“cryptocurrency”和“token”定义清楚,这是思考的基石。“cryptocurrency”这个词源于比特币,一般翻译为“加密数字货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字货币”;“token”的流行则要归功于以太坊制定的 ERC20 Token 标准,使得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基于以太坊发行的 token,一般翻译为“代币”。
但 token 翻译成「代币」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代币既不是数字货币,也不代表数字货币,更不代表法币,叫代币很容易让人搞混淆,特别是币圏外的“圣人们”,顺着字面意思很容易就产生误解,把“币”当作核心。
在计算机网络中,token是「令牌」的意思,代表执行某些操作的权利的对象,比如会话令牌(Session token),表示交互会话中唯一身份标识符。说的更通俗点可以叫暗号,不同的暗号被授权不同的操作权限,在进行一系列操作之前,你要先进行暗号核对,如果对得上,那么就说明你有权利行使这部分的操作权限。
在区块链网络中,国内区块链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元道先生把 Token 翻译成「通证」,即代表一种“可流通的数字权益证明”。他认为通证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是数字权益证明,也就是说通证必须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权益凭证,它必须代表的是一种权利,一种固有和内在的价值。
第二是加密,也就是说通证的真实性、防篡改性、保护隐私等能力,由密码学予以保障。每一个通证,就是由密码学保护的一份权利。这种保护,比任何法律、权威和枪炮提供的保护都更坚固、更可靠。
第三是可流通,也就是说通证必须能够在一个网络中流动,从而随时随地可以验证。其中一部分通证是可以交易、兑换的。事实上,通证可以代表一切权益证明,从身份证到学历文凭,从货币到票据,从钥匙、门票到积分、卡券,从股票到债券,人类社会全部权益证明,都可以用通证来代表。
所以说 token 这个东西,元道先生认为其实就是可流通的数字权益证明,即“通证”,断然不能翻译成代币,因为 token 所代表的,可以是一切权益证明,岂止于货币?恰恰相反,token 的实际落地,非“代币”类的应用恐怕会远远走在代币前面。比如比特币,中本聪是想让它成为支付货币,但是现在它变成了一种数字资产,并没有发挥通货的作用。
你会发现区块链的世界里,很多链是可以没有 token 的,但你也要知道免费服务是十分不靠谱的,而付费则会导致坏人想搞的破坏越大他自己的成本越高,中本聪也深知付费更可靠,于是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发行了 token,即比特币。
通过其 token “比特币”建立起的比特币区块链网络,采用奖励记账矿工和收取转账手续费的方式,对整个系统起到了非常有效的安全保护作用,使得区块链网络极具权威,成了达成共识的基础。
所以,所有的数字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本质上都是其所在区块链的 token,即去中心化共识的加密数字令牌。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区块链网络内置的 token
比特币区块链网络中的 token“BTC”
以太坊区块链网络中的 token“ETH”
……
这些区块链网络上的原生token ,是整个网络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更容易成为 token 界的本位币。如果没有这些原生的 token,就没有矿工,账本就会坏掉。
二、在其他区块链网络上发行的 token
基于以太坊网络的 EOS
基于 NEO 网络的 EDS
……
像这些没有自己主链的项目,其 token 都需要“依附”于以太坊等主链发行,你想要这些 token 就只能拿其他 token 去换,而有些项目比如 EOS、EDS 等会在其主链上线后,通过映射等方式,将 token 转换成自己主链的 token,那些不准备自己做公链的项目,token 将始终依附于其他区块链网络。
这些区块链上发行的token,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传统 token 不具备的一个特点:它是所在区块链价值的量化工具。也就是说,某个区块链上发行的 token 的总市值就是该区块链的总价值,所有 token 的总市值加起来就是整个币市的总市值。
我们来看一下区块链中最不容忽视的两个字:共识
所谓的共识,就是大家都默认相信的东西,都共同遵守着一种不言而明的契约。另外,共识是基于心理而不是基于行为,也就是打心底里相信某个东西,比如飞机可以在天上飞,鸭子可以在水里游,饭可以吃,农药喝不得,得癌症就危在旦夕…而出火车站时所有人朝着一个方向走出去这个行为就不是基于共识的行为,因为乘客心中默认的是下车要走出车站,但这种行为只能算是随波逐流或者跟风。
共识又可以分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类。
中心化共识,比如我们相信自己是中国人,都活在天朝的呵(tong)护(zhi)之下,基于这个中心化共识,默认zhengfu是最具权威的中心机构。那么在这个中心化共识前提下发行的诸多 token 我们都默认是真的,像央行发行的纸币、学校给你颁发的毕业证书、户口薄、身份证等,就是中心化共识的 token,但中心化的共识一旦土崩瓦解,轻则如被封杀的网红,重则带来流血的战争,重建中心化权威。
去中心化共识,就是利用分布式系统,将权威分散到所有受众身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心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但所有中心(受众)身上的权威之和才是去中心化的权威。去中心化共识建立在去中心化的权威之上,如果你想打破去中心化共识,那么就得击溃去中心化的权威,即邀请51%以上的受众发动内部攻击。
比特币等 token 背后的共识就是一种去中心化共识。
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这套机制在理念上让所有参与者都信任,虽然你没有参与记账,但你心理默认这套机制很靠谱,足够权威,值得信任。
就 Token 本身而言,其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等涵盖的诸多功能特性为世界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各类有应用前景的区块链项目也在一步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