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联盟新闻 >「知乎搜索再不好用,丢的可是搜狗的脸」,王小川说

「知乎搜索再不好用,丢的可是搜狗的脸」,王小川说

2021-05-02 04:07:11

他们的合作不只搜索那么简单。


「如果以后知乎搜索不好用,丢的可是搜狗的脸」,搜狗创始人王小川低头在知乎 App 中不断换词测试搜索结果,还不忘跟知乎创始人周源开玩笑。

几个小时前搜狗和知乎两家公司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知乎向搜狗开放数据,搜狗为知乎提供知乎搜索,各自产品在当天下午相继上线。当晚的庆功宴上,这几个人忙着查看搜索结果的优化情况,一边测试一边接着讨论产品细节,发现问题马上安排调整。

之前的发布会上,他们也从头到尾都在围绕产品。先是两家公司穿方格衬衫和牛仔裤的技术负责人上台讲述合作的技术和产品细节,然后是两位 CEO 聊他们如何通过产品从结识到合作的全过程。作为主持人的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好几次感慨,中国互联网上已经很少有像这样谈产品的发布会了。不知从何时起,互联网公司发布会不是关于融了多少钱就是谁又跟谁合并,或者变着法子把公司的新产品吹上天,如果这些都不是,还能办一场明星演唱会。


左边是搜狗副总裁茹立云,右边是知乎联合创始人和 CTO 李申申,发布会从这两个人同台讲产品和技术细节开始。

搜狗和知乎在中国互联网中是很特别的两家公司,这次合作也不同于以往,它对两家公司都意义重大,不仅给各自产品带来体验的提升,还意味着双方牵手在一个未知的领域探索——人与信息的连接。

从 0.39 到 0.64,改进的不只是搜索

知乎以前的站内搜索很烂,因为搜索很难做。茹立云将搜索技术比喻为核技术:世界上能做出核弹的国家不少,但能商业化使用核技术的国家寥寥无几。搜索技术也是这样,它不仅需要人才,还需要积累。

搜狗已经做了 11 年搜索,它有一只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并不断在搜索技术上钻研。知乎成立 5 年还不到,且它首先是一个社区,搜索并非主业。

搜狗和知乎的合作达成后,搜狗内部组建了专门的项目团队,这个团队把之前搜狗所拥有的成熟技术运用到知乎身上,比如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同时基于知乎社区所独有的特性作对应的技术优化,如深度挖掘问答质量,建立用户间的社交关系等。三周后,知乎搜索上线。

知乎站内使用了搜狗的服务后,DCG 评分从 0.39 提升到 0.64,这是一种评价搜索引擎搜索效果的标准,主流搜索引擎的平均得分是 0.63。「我们后续会根据用户使用知乎搜索的行为再去做自学习,让知乎的搜索越来越个性化」,茹立云补充。

它直接带来用户体验的改进。知乎联合创始人和 CTO 李申申对比了前后知乎站内搜索体验。在以前,如果你输入的单词不对,往往返回的结果是零,现在的知乎搜索能理解这点,返回用户想要的结果。

或者当你搜一个复杂的词句时,以往知乎做的是关键词匹配,现在的搜索能更好理解请求给出更好的结果。

算法也做了优化,比如搜索 hackathon,以前匹配问答中含 hackathon 这个关键词的问题,这些问题质量并不好,现在不仅给出高质量的相关问题,还显示话题。

搜用户也是这样。知乎站内用户重名的很多,以前想找一个人特别难,现在容易很多。

这次合作,知乎升级了站内搜索的底层引擎,因此所有使用搜狗搜索接口的服务都会有体验上的提升,无论 PC 还是移动端。

搜索体验的提升改变的不仅是搜索本身,它还很大程度影响着知乎这个产品。

当用户通过搜索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是,往往会创建一个新回答,但很可能类似回答已经存在。更好的搜索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于是更多人聚集到一个回答下。更好地搜索用户不仅能用在找人时,在邀请人回答问题时也非常重要。这些都指向一个目标——让更多人在同一个问题下交流,这不仅增加了信息流动的效率,还提高了人和人连接的可能性。

信息需要和人连接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知乎对搜狗开放的数据不仅是「问题」和「话题」,还有「人」。当你使用搜狗搜索时,不仅能看到来自知乎的相关内容,还能看到创作这个内容的人。在这之前还没有一家社区与搜索引擎有过这样的合作。

对 Google 来说,Facebook,Instagram, Twitter 这些社交网络都是一个个黑洞,它的爬虫无法抓取这些站内信息,这种情况下人和信息之间是割裂的。PC 互联网时代这种情况并没有对用户产生太大困扰,因为那时信息的载体是网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搜索的预期不再是一个网页,而是更精准的信息和服务。

应对这种变化,搜狗在两个方向着力:一方面是搜索引擎本身变得更聪明,能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给出更好结果,所谓的人工智能;另一方面,一个用户想要的很多东西其实从其他人那里能得到,比如知识,一个人想得到的回答来自其他人的大脑,这就是搜狗提出的社交搜索概念。

搜狗创始人和 CEO 王小川认为未来十年内人工智能不太可能会接近人类智慧,但人脑里的知识、情感和判断都在那里,如果能挖掘出来,也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需求。可以将用户搜索的行为视为一次提问,答案可能在另一个人那里。因此作为搜索引擎,给出答案还不够,要连接答案背后的人。

知乎恰好是这个设想的现实。知乎在形态上是问答社区,本质是通过这套机制激发人类自愿把大脑共享出去,建立了一个人类大脑共享的网络,如今在这个网络中流动的是脑中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

更年长的社交网络 Facebook 在两个月前推出了 Facebook M,它自我标榜「比 Google 更好用的搜索……虽然不能像 Siri 或是 Google Now 那样接入其他的应用,但它的设计要比其他的这些助手更加强大」。Facebook M 与其它搜索服务的不同之处正在于人的参与,对那些算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它会寻求真实的人去解决。

Facebook M 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参与,类似的尝试还有创业公司 Magic。本质都是搜索,不过搜的不仅是信息,还有服务。

从这个角度看,以社区为起点的 Facebook 和以网页搜索为起点的 Google 现在都在做一样的事。

连接不仅需要机制,还要技术

王小川早就看到知乎在这方面与搜狗的互补性。2013 年,在搜狗接受腾讯战略投资并提出社交搜索的战略时,王小川就希望能跟知乎走得更近。他不仅带高管团队去知乎考察学习,还邀请周源担任搜狗的 Hackathon 比赛评委。「我们希望让知乎看到我们的活力」,王小川解释。

今年年初的那次 Hackathon 也确实让周源感受很深,他评价,「我发现搜狗在技术领域有很多创新,也有很多激情」。

不久,当知乎打算与微信探讨版权上合作的可能性时,搜狗也参与其中。「它需要对这个事情有共识的平台一起参与,共同去改变生态,让它变得更好」,周源解释,这次合作让他们在尊重用户、尊重内容这件事上找到共鸣。

在这过程中,周源和王小川频繁交流各自关于产品的看法。让周源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吃饭两人聊到搜狗的输入法,周源在搜狗的马拉松比赛中看到很多不同版本、不同场景下的输入法,他很不理解,「现在的输入法已经挺好用的了,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精力去改?」同时,王小川不理解知乎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去改站内编辑器。

两人一交流发现彼此对产品的看法很有很多共同点。在他们看来,这些产品细节上的改进能带来更好体验,让用户在输入信息时更方便。再往深了聊,周源发现,本质上输入法和编辑器的改进都是做一件事——将产品改得更好,帮助世界上的知识多上传一些。聊到这时让周源觉得很有意思,他把搜狗和知乎比如成插座和插头的关系。

知乎这个插头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发现信息的机制,搜狗这个插座则是让人和信息的连接更高效、更好的技术,两者在一起恰好互补。

等到知乎开始融资时,之前那些接触和思考都增加了选择搜狗和腾讯的可能性。据周源透露,知乎很快收到十几个投资协议,团队在选择时不是找金主,而是找队友。「它尊重你,了解你,未来有更深入的合作」,他解释。尤其是产品,知乎非常看重这次投资是否能在产品上产生 1+1 大于 2 的结果。「产品本身合作的意义会远大于资本意义的合作」,周源说。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最终知乎的这轮融资腾讯的介入程度比较低,知乎团队在投资后对公司仍然有很强控制权。这轮融资知乎获得技术力量来补充机制,另外还有腾讯这个的可供扩展的空间。

经过两年的追求,王小川实现了想对知乎做的两件事——投资+合作,搜狗在社交搜索上更进一步,在微信之外又占领了知乎这个与人关联的信息阵地,在未来人和信息的连接中有更大可施展之地。

探索未知的领域

周源以前将知乎比作城市,现在他发现已经没有一个现实参考物能类比正在变化的知乎了。

他现在能看到几个方向,知乎不仅是一个社区,而能变成更大众化的产品。更多人能使用知乎已经产生的内容,并在某个时刻某个问题上成为内容的生产者。

同时,知乎的内容不会局限在文字,而会有更多介质。他这样解释,「整个互联网的趋势是介质消亡,最先是书,然后是网页,现在网页也不存在了,人与人在交流时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视频、VR 等,这些都是对个人生产能力的极大提升」。

作为搜素引擎的搜狗也需要面对这个趋势,搜狗已经推出语音搜索,未来还有图片等更多介质,王小川认为这些介质会重新定义人和机器之间的交互。

未来知识不只是文本,信息需要与人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用机制和技术把这一切连接起来,搜狗和知乎一起探索。

图片皆由知乎提供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jianghaoke@geekpark.net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www.geekpark.net

长按二维码,关注极客公园


友情链接